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团学新闻团学新闻

日期:2019-11-23 11:05 作者: 来源:

第67期“青年夜话”:校友杨志刚倾情畅聊“诗与在”

 

6月18日晚,曲靖日报副总编辑杨志刚相约第67期“青年夜话”与同学们畅聊“诗与在”,分享自己的诗意情怀。

 

 

杨志刚做客第67期“青年夜话”

 

杨志刚,19岁开始写诗,22岁诗集入选《中国青年诗选》, 先后在《诗选刊》、《人民文学》等诗刊发表诗作,出版诗集《旧县诗稿》、《小生死》。2014年获《诗潮》年度诗歌奖,其诗作入围鲁迅文学奖。夜话现场,杨志刚浅谈“诗与在”,深析“生存与价值”,诗即诗作、在即存在感。他以闲适的话语讲述了“诗与在”的三个层次即人需要找到存在感,诗是对人类存在感的揭示;诗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熏陶我们的生活;诗在其个人生命中存在的意义。他说到,作为普通人需要生存,因爱好写诗、创作,自然会穷究自身存在的深层意义、终极价值,诗歌便成了自身理想中的“柏拉图”。他还结合自己的作品《八匹马》的创作背景及诗风、辞藻,同时引述了郭沫若、徐志摩、舒婷、于坚、汪国真等诗人的诗作风格以及“文以载道”的诗文价值,共同揭示了创作诗歌,需要强烈的热爱与灵感,需要独特的思维,广博的情怀和率真的个性。

 

 

现场吟诗《亲爱的》、《八匹马》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朗诵杨老师诗作《我的小爱人》、《八匹马》,《亲爱的》等作品,杨老师简述了这些诗作背后的真实故事,借此寄语同学们“多读书,女者灵动气质华,男者胸怀广博、俯瞰天下”。

 

第67期“青年夜话”合影留念

 

夜话时分,窗外夏雨淅沥,现场诗意正酣。杨志刚以“诗”揭示灵魂之声,记录人生生存、发展的轨迹,也以“诗”来认知、探索世界并寻觅自身价值,让同学们深刻体会了诗歌的别致雅趣和广博深意。

                              

    校团委宣传部马瑜、丁正戊/供稿

 

版权所有:共青团曲靖师范学院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大道 邮编:655011 电话:0874-899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