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服务边境建设,积极投身卫国戍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据“石榴红·边疆兴”——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的安排,近日,由曲靖师范学院10名师生组建的“传承红色基因促进民族团结”实践团作为全国50支团队之一,赴龙陵县、腾冲市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一次寻访识边情。实践团辗转近900公里,来到腾冲市滇滩镇北4号界碑,和三级抵边联防所队员冒雨踏着泥泞的山路,蹚过浑浊的河沟,沿着界碑走边境路,亲身感受林深路陡、杂草丛生、闷热潮湿的日常巡边的艰苦环境。在界碑前,联防队员岳希韩现场讲述卫国戍边经历,表达了云南边境人民“守边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的特殊情感;在联防所,实践团访谈了曲靖籍退伍老兵郑杰,聆听他30多年如一日守边巡边护边的感人故事。
参观腾冲市滇滩镇北4号界碑
实践团成员在联防队员的带领下一起走边关
实践团成员聆听曲靖籍退伍老兵郑杰守边巡边护边的感人故事
一次调研察民情。在腾冲市滇滩镇水城傈僳族村,实践团围绕“运用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题开展调研,走看民族广场了解乡村旅游运营情况,走进村民俗馆深入了解傈僳族文化,深入村民蔡近凤家中实地体悟“党的光辉照边疆”、少数民族家庭的幸福“蝶变”。在龙陵县龙江乡弄岗村,实践团围绕“红色文化+民族团结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题开展调研,参观粮食展览馆,走进弄岗村水稻种植区,实地调研边境地区民族团结工作。
实践团成员在腾冲市滇滩镇水城傈僳族村进行调研
实践团成员参观龙陵县龙江乡弄岗村粮食展览馆
一次宣讲谈志向。“他们不穿军装却甘守边防,不是战士却一心戍边,巡边中时常与毒蛇、蚊虫‘亲密接触’、周末和节假日不休息……”,聚焦“青春有志 卫国戍边”主题,实践团走进龙陵县腊勐镇松山村,队员张榆欣面向该村3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主题宣讲,引导少年儿童厚植“有国才有家”的情怀;在该县龙山镇,实践团走进云山社区,队员代娜向社区居民讲述云南边疆人民传承红色基因,铸就边疆长城的故事,表达了青春卫国戍边的志向。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腊勐镇松山村开展宣讲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龙山镇云山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一次支教担使命。在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实践团为假期各族留守儿童开展“民族同心共筑未来”支教活动。队员们开设了朗诵、手工、摄影、舞蹈、体育等课程,带领三个托管班小学生在“看、听、学、做”的沉浸式交流中完成了一场手拉手、心连心的交融,引导他们在心中种下“石榴籽”,开出“团结花”。“姐姐,我很喜欢你上的舞蹈课,你们还来吗,我带零食来给你。”一名一年级彝族学生天真地与队员代娜谈起感受。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实践团成员在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一段体验促交流。“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在腾冲市清水乡司莫拉佤族村,实践团敲响三声佤族木鼓,唱响佤族歌曲,讴歌新生活、祝福新时代,开展“青春唱响民族之歌”活动。在龙陵县龙江乡弄岗傣族村,52岁的村民康万春向实践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花棍》,实践团成员在学习傣族民间武术中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实践团开展“青春唱响民族之歌”主题活动
实践团成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花棍》体验活动
一份心愿护成长。实践团聚焦边境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所想所需,积极协调爱心企业开展“青春呵护小小童心”实践活动,向龙陵县留守儿童捐献8000余元的学习用品,并委托龙陵团县委代为转达这份心愿。同时,实践团两次转车,翻越崎岖的山路,将部分学习用品送达腊勐镇鹿塘村30余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手中,传递一份温暖,呵护少年儿童茁壮成长。
实践团到龙陵县腊勐镇鹿塘村开展“青春呵护小小童心”实践活动
文|代娜
图|方旌懿 施蕊
版权所有:共青团曲靖师范学院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大道
邮编:655011 电话:0874-899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