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期间,学校团委紧紧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组织4856名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覆盖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引导曲师青年在实践中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上好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思政课”,130余名同学收获各地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荣誉表彰。
躬身基层砺本领,青春助力政务新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匡志冬同学在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组织部开展社会实践,主动承担区委五届八次全会、区人大政协两会等大型会议服务保障工作,独立完成请示批复起草、文稿校核等文秘任务,并协助举办“民生大集・约惠邻里”党群服务圈启动仪式。音乐舞蹈学院的唐睿婕同学寒假赴玉溪市电视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践,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采访、城市建设新闻剪辑等工作。
暖心服务零距离,共建和谐新家园
马克思主义学院何单同学积极参与鲁甸县顺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协助联系社会资源为儿童争取物资支持;普贤植同学在玉溪市红塔区牵头组织“新春文化周”系列活动,策划传统游园会、社区春晚等4场大型活动,服务居民超800人次,带领20名志愿者为50余名留守儿童开展为期7天的素质教育课程,推动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乡音袅袅传文韵,振兴熠熠描新景
数学与经济学学院的张子尧同学在澄江市龙街街道“红领巾小课堂”开展志愿服务,带领11人团队为23名留守儿童提供为期3周的学业辅导与素质教育,创新开设“民族团结手工课”“聂耳精神合唱活动”等9大主题课程,策划“情绪管理小课堂”,推动建立大学生与留守儿童长效结对机制。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周鑫茹同学在寒假深入绥江县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参与“流动图书车惠民行动”,推动建立“县 - 镇 - 村”三级文化网络,创新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培训,为乡村青少年开设可视化编程课程。
微光成炬照前路,大爱无疆暖寒冬
教师教育学院郭燕金同学带领志愿团队深入福建泉州永春县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在福邸美景社区举办新春音乐会,服务居民300余人次;赴安溪八中开展支教及宣讲,为100余名初中生辅导课程并分享成长经验。地理与旅游学院黄润萍同学参与德宏州芒市邦外社区“芒芒小课堂”志愿服务,5人团队为24名社区儿童开设8类特色课程,设计趣味教学法解决年龄差异难题,实践期间累计组织文化活动32场,覆盖社区居民 150 余人次。
薪火相传续文脉,创意焕新古韵长
音乐舞蹈学院赵欣然同学寒假期间赴玉溪市开展“助力家乡振兴”实践活动,走访典型村落,参与特色农业劳动并提出改进建议,拍摄景点素材、撰写宣传文案,投身生态保护组织志愿活动。陈梦同学深度参与湖南省龙山县“春晚返家乡”文化传承项目,主演创新节目获观众好评,完成非遗展演,推动6项非遗技艺活态呈现。
归乡实践寻真知,企业历练展风华
教师教育学院的张蓉同学在昆明市隆成食品经营部进行企业实践,全流程参与订单处理等工作,以创新思维助力企业运营升级。外国语学院张玲同学在祥云县第一中学担任助教,运用“一对一 + 小组”混合辅导模式,累计辅导学生超40人次。音乐舞蹈学院赵城旭同学在曲靖市麒麟区秦韵艺术培训学校担任少儿口才教师,创新运用“游戏化 + 情景化”教学,学员表达自信度提升达90%。
非遗课堂进校园,红色基因代代传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徐欢同学组织曲靖师范学院“薪火”志愿队,以弘扬“滇西精神”为内核,赴昆明德馨学校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支教行动,团队的支教事迹获中国网、中国青年报等 9 家网络媒体宣传报道。
未来,学校团委将进一步强化校地合作,把握基层所需、青年所能,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用专业知识服务乡土建设,让青春足迹在祖国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
文|郑杨蕾
版权所有:共青团曲靖师范学院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大道
邮编:655011 电话:0874-899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