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曲师青锋曲师青锋

日期:2025-05-10 05:20 作者: 来源:

“青年担当不在远方,就在脚下这片土地,青春的价值不在口号,而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这是我校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23级学生代娜“自找苦吃”的信念。

图片

假期和周末,是代娜投身志愿活动的 “主战场”。“三下乡”“返家乡” 志愿支教等实践中,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年均超 130 小时的志愿时长,“优秀青年志愿者”“返家乡先进个人” 等荣誉,是先苦后甜的嘉奖。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她都争做先锋,服务同学,用行动融入乡村振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她是行走在边境线上的调研先锋

代娜作为实践团成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足迹,踏上滇西大地,赴保山腾冲市、龙陵县、大理白族自治州开展了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跨越2000多公里的实践征程中,她主动扛起调研重任,带领团队走村入户,深度访谈当地居民,调研笔记里写满了民生的温度和思考的深度。记录着边疆大地的山高水长,也记录着她的成长点滴。她聚焦“红色文化+民族团结”,对当地特色农业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展开深度调研,撰写的《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红色土地上——龙陵县“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等一批调研成果,为当地红色资源的挖掘、整合和推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其执笔的《青春挺膺担当: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被中国青年网、云南日报-云新闻等媒体报道。这让她深刻感受到“努力的青春是被看得见的,行动的青春是有影响力的”。更坚定了她持续投身实践的决心。


她是志愿支教路上的暖心使者

从龙陵县龙山镇特殊教育学校到腊勐镇路塘村留守儿童之家,她将知识“润物无声”地挥洒在孩子们的心田。她与实践团开展了一系列“红色教育+美育+户外拓展”的多元课程,将当地非遗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带领小学生在看、听、学、做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引导他们在心中种下“石榴籽”,开出“团结花”。

图片

“在特殊教育学校给我们展示舞蹈的小男孩飞飞,在留守儿童之家主动牵着我的那双小手,临走时追上我并送上手工礼物的小女孩……这一切都令我感动、难忘,也在我心中种下了坚持志愿支教的种子”。这是她与实践团一起翻越崎岖的山路,将学习用品送达30余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与孩子们互动后的真情表白。


她是践行知行合一的青春标兵

代娜在实践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殷殷嘱托,用青春的语言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她深入边关联防所、边境乡镇社区、农家小院、留守儿童服务点等场所开展多场互动式宣讲。她实地探访退伍老兵和傈僳族居民,挖掘那些在群众中流传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宣讲中以身边守边人日复一日的坚守,火塘边傈僳族阿婆讲述的民族团结故事,各族乡亲共同守护的界碑等鲜活故事,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篇章。大家都感慨:“这丫头讲的,比电视里讲得好……”

图片

这个把调研报告写在边疆大地,时时念叨“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姑娘,正是那些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基层,勤于实践,在社会实践大熔炉里锤炼品德意志,增长本领才干,用奉献、担当、奋斗诠释青春价值的万千青年的缩影。

文|普贤植

图|马迪 方旌懿

版权所有:共青团曲靖师范学院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江大道 邮编:655011 电话:0874-8998647